工商時報2007.11.30
11月獲利灰頭土臉 券商度寒冬
【鄭淑芳/台北報導】今年業績吃香喝辣達三季的證券商,受到台股第四季積弱不振拖累,也出現了「衰尾」行情,在指數遲遲未見起色,再加上成交值一路下滑,一度還出現跌破單日成交值千億元的行情,券商十一月獲利個個灰頭土臉,不少券商私下透露,十一月慘賠恐成定局,「只是賠多賠少的問題」。
另外,還有部分券商在自營部門虧損急劇增加下,不得不對操盤人祭出只准賣不准買的「停牌」處置,券商度寒冬十一月尤甚。
台股攻萬點不力,第四季台股行情陷入上沖下洗,靠股市吃飯的券商獲利也大縮水,根據證交所統計,十月全體證券商之損益總金額為盈餘二九.八七億元,較九月減少七六.二七%;其中綜合券商減少比率更高達七九.三四%。
才剛在十月嘆完錢難賺的券商,十一月又要再度難關,券商指出,台股十一月行情更為險峻,指數只跌不漲,由十月底的收盤指數九七一一.八七點起算,至十一月廿八日收盤八二七六.二六點,台股指數人間蒸發近一千五百點,即使昨日反彈,指數在十一月間也虛耗了一千三百點,人氣明顯退潮,期間還有二日成交值跌破千億大關,券商十一月獲利慘兮兮似難避免。
至於慘況何如?雖然目前還未進入最後結算日,不過,券商咸認十一月不虧很難,尤其是綜合券商,不單經紀收入下滑,自營操作又不順,十一月虧個幾億,應該是很普遍的狀況。
金鼎證資深副總張慶隆指出,十一月行情真的很難操,即使金鼎證今年持股部位一直維持在低檔,最高只有五、六成,之後還跟著台股走跌一路減碼,現只剩三成,但是十一月獲利預估還是會呈赤字,保守估應會虧個二、三億元,「今年每股稅後盈餘要保二可能要再加把勁」。
中信證資深協理盛嘉珍指出,目前自營部門水位只有高檔時三分之一,不過,由於手中還有開發金的策略性持股部位,十一月獲利受創應可預期,至於市場盛傳自營商操盤人被停牌,盛嘉珍強調,中信證今年自營部門前三季獲利還不錯,底子夠厚,還未有操盤人達到今年累計虧損九%的停牌門檻,目前自營部門仍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