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工商時報一篇投資型保單點出了幾項它的優缺點
 
優點
1.投資型保單多數強調連結三十到五十檔以上基金,讓保戶有更多選擇
 
2.同時在投資型保單的平台上,保戶每年擁有四到六次轉換基金免手續費的優惠
 
3.通常行銷時都會說:「能投資理財,又能同時擁有保障。」這種一兼二顧的商品,對每位想累積財富又不知如何做的人來說,的確很具吸引力
 
缺點
1.財政部仍在討論投資型保單課稅的問題,投資帳戶未來可能要課稅,這會影響保戶最後領取的金額
 
2.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各種基金、連動債,業務員在行銷時是否說清楚,保戶是否明白自身的投資風險, 了解歷史報酬率不代表保證報酬率?
 
3.保單畢竟仍是講保障,保險公司必須收取保障費用,保戶的投資報酬率是否能高於附加費用,是否滿足當初投保的期望?
 
 
台灣與歐美差異
1.歐美資本市場發達、金融商品種類繁多,許多民眾沒有足夠的時間及金融知識去投資,故投資型保單盛行,而台灣幾乎全民皆股民,基金投資也很便利下,投資型保單的定位是否與歐美相同?
 
2.歐美在平均保額充足後,才發展投資型保單去支應退休生活及累積財富,台灣人的平均保額夠了嗎?
 
3.保險的初衷是因應生命中不確定的風險,理財及退休應是其次功能
 
新聞全文如下:

2006.06.04

投資型保單真能一兼二顧?

 彭禎伶 投資型保單究竟是投資還是保障?從民國九十一年主管機關開放銷售至今,投資型保單保費逐年倍增,去年底已占所有新契約保費的三九%,到今年前四月更占五一%以上,逼得有些公司原本說不想賣,都必須為市占率低頭,積極行銷。

 去年能源、新興市場等基金表現不錯,再加上年初利率反彈、資本市場表現不錯,許多人就想把銀行裡只賺二%的資金轉到更高報酬率的地方,如果此時遇上銀行理專或壽險業務員拿出去年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基金報酬率,許多人可能都會心動。

 投資型保單多數強調連結三十到五十檔以上基金,讓保戶有更多選擇,同時在投資型保單的平台上,保戶每年擁有四到六次轉換基金免手續費的優惠,通常行銷時都會說:「能投資理財,又能同時擁有保障。」這種一兼二顧的商品,對每位想累積財富又不知如何做的人來說,的確很具吸引力。

 但投資型保單有幾大隱憂必須要注意,第一即財政部仍在討論投資型保單課稅的問題,投資帳戶未來可能要課稅,這會影響保戶最後領取的金額;第二,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各種基金、連動債,業務員在行銷時是否說清楚,保戶是否明白自身的投資風險,了解歷史報酬率不代表保證報酬率?

 第三,保單畢竟仍是講保障,保險公司必須收取保障費用,保戶的投資報酬率是否能高於附加費用,是否滿足當初投保的期望?

 歐美資本市場發達、金融商品種類繁多,許多民眾沒有足夠的時間及金融知識去投資,故投資型保單盛行,而台灣幾乎全民皆股民,基金投資也很便利下,投資型保單的定位是否與歐美相同?歐美在平均保額充足後,才發展投資型保單去支應退休生活及累積財富,台灣人的平均保額夠了嗎?

 壽險公司在搶攻市占率的同時,應該要給予保戶足夠的保險教育,及盡到金融機構該有的社會責任,保險的初衷是因應生命中不確定的風險,理財及退休應是其次功能,各家在衝投資型保單的同時,也應問問是否每位保戶都適合投資型保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程式.... 的頭像
    程式....

    電影雜記評論與其他

    程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