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6.04.11  工商時報

中鋼對非本業投資轉趨保守

林憲祥

    高鐵、高捷、漢威巨蛋、寶來溫泉,這四項非本業的投資案,搞得中鋼決策人士幾乎個個中箭落馬,此次原本被期待由中鋼主導的中船投資案,中鋼因深怕再成為投資大眾攻訐的箭靶,從以往的「熱情投入」轉為「適度參與」,中鋼真的收歛了?

    也許是官方色彩濃厚,也許是歷年獲利豐碩,中鋼過去轉投資本業或非本業,常受到外界「關愛的眼神」,最後決策階層總須承擔一切後果,而落得被迫下台的命運,有例可循,像投資前燁隆(現改名中鴻)、桂裕(現改名為中龍)以及海外彥武鋼鐵馬彥和群馬廠等三項本業投資案最具代表

    中鋼投資燁隆原本希望藉此掌握熱軋市場,進而掌握濱南七股大煉鋼廠案,想以「一石二鳥」的投資策略,達到穩定內銷市場和取得料源的目的,不料因恰逢國際鋼鐵景氣逆轉和原料成本偏高,導致嚴重虧損;至於投資桂裕與彥馬廠,則是考量H型鋼市場前景和進軍東南亞市場,可作為發展上游鋼廠的根據地,不料卻因桂裕前經營階層掏空案,以及剛入主彥馬廠時,尚在整頓階段,皆呈現虧損,而這些爛帳全都算在前董事長王鍾渝身上,最後被迫下台。

    除本業投資案外,王鍾渝、郭炎土及林文淵相繼推動的台灣高鐵、高雄捷運、高雄漢威巨蛋及寶來溫泉飯店等非本業投資案,近來卻因政府高層爆發的多樁工程弊案,被外界劃上等號,引來投資大眾的強烈批評,讓中鋼經理部門深感困擾。

    中鋼現任董事長江耀宗極為重視「公司治理原則」,同時也記取前車之鑑。中鋼內部分析指出,投資中船,應由具備大型規模和專業的台灣海陸或陽明海運主導,中鋼為輔,畢竟這才符合「專業治理」的中鋼精神。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程式.... 的頭像
程式....

電影雜記評論與其他

程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