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Thomas L. Friendman  楊振富 潘勛 譯   雅言出版社
 
1.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機:
 
   (1)1989/11/9柏林圍牆倒下  1990/5/22 微軟視窗3.0版上市
 
   (2)1995/8/9網景(Netscape)上市 從PC為主的平台 進入網際網路為主的平台 數位化是把一個文字 音樂 資料 電影 檔案 照片都變成0與1的過程 可以在電腦螢幕上加以操縱
 
   (3)工作流軟體 XML SOAP WORD PayPal做到的就是每一個人 都能接受信用卡 我可以用信用卡付錢給E_BAY的賣家
 
   (4)資源開放 open souce code 讓大家藉由網路一起修改程式; 維基(wikis)百科讓全世界的人一起藉由網路編著百科全書
 
   (5)外包 印度懂得開發人民腦力 培植許多精英進入理工醫
 
   (6)岸外生產 2001/12/11 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和其他的國家都必須開始愈跑愈快 因為中國入世貿組織鼓勵另一種生產形式的合作:岸外生產 岸外生產與外包不同 外包是把公司本來在內部做的部分程序 像研發 電話客戶 帳務 讓另一家公司代勞 再把做完的工作重新合併 放回原來的作業程序當中  岸外生產則是把企業原來的工廠 整各搬到海外 產品和生產方式完全相同 只是成本更低
 
       P108:外國人看中國最會看錯的 就是以為中國的優勢只限於工資 不在於品質和生產效率 1995至2002年間非國營的私人企業部門生產力每年都增加17%,這是美國商務會議委員會(U.S. Conference Board)資料 同一份研究還發現 這段期間中國竟然消失了一千五百萬個製造業工作機會 比美國的兩百萬個還多 卻在服務業彌補回來
 
       P109: 渡邊修是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理事長 他說日本企業要維持競爭力 必須把某些產品的製造和一部分中階產品的組裝搬到中國去 然後在自家製造更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這樣中國與日本才能成為同一條供應鏈的夥伴 日本經過一段長期不景氣後 經濟在2003年開始反彈 原因是賣了成千上萬頓的機械 組裝機器人等重要零件給中國 2003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日本產品的最大進口國
 
      P115:中國領導人想要入世的主要原因 是想把他當作一根木棒 逼迫官僚體系現代化 除掉內部的管制障礙和武斷決策的小圈圈
 
   (7)供應鏈 WAL_MART RFID取代條碼
 
   (8)內包 UPS 同步商務解決方案 synchronized commerce solutions
 
   (9)資訊搜尋 Google
 
   (10)輕科技類固醇 iPaq PDA Naspter VoIP Skype P154:當我和日本人在一起時 有人問了什麼問題 其他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掏手機
 
2.企業致勝七大法則
 
   (1)世界被剷平 妳也感受到鏟過來的那股力量時 請找一把鏟子向自我的內在挖進去 千萬別想要築牆
        格利爾多媒體
 
   (2)小應該做大 小公司想要發展 就要學會做大 關鍵就在快速學會怎麼利用新工具 參與全球整合 把事業搞得更遠 更快 更廣 更深  Aramex
 
   (3)大應該做小 大公司要在抹平的世界裡蓬勃發展 方式就是藉著學會讓客戶做大讓自己做小 E_TRADE 星巴克
 
   (4)最好的企業將是最好的合作者 在抹平的世界中 愈來愈多的任務都必須透過內外的各種合作來達成 道理很簡單 未來的價值創造 無論在科技 行銷 生醫 還是製造 都會變得複雜至極 絕非單一部門或單一企業能掌握   IBM  勞斯萊斯
 
  (5)世界抹平後的第一流公司會定期照胸部X光來保持健康 並把結果賣給客戶
 
  (6)第一流公司外包是為了致勝 而非縮編 外包是為了更快 更便宜的創新 是為了成長 為了取得更大市場 為了請更多專精更不同的人才 而不是為了省錢而炒更多人魷魚  LRN MindTree
 
  (7)把工作包去海外的  不是那些不愛自己土地的人而已 有理想的人也在做  Digital Divide Data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程式.... 的頭像
程式....

電影雜記評論與其他

程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