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8  工商時報

後葛老時代 市場焦點轉變 聯準會決策官員搶回發言丰采

 林秀津/綜合外電報導 當葛林史班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時,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往往都被市場當成尋寶密碼一樣詳細剖析、研究,其他美國聯準會官員的發言似乎顯得無足輕重。但在這位領導風格強勢的主席退休後,市場開始關心起其他聯準會決策官員的談話內容,因為他們每一位都可能在後葛林史班時代的聯準會決策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前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在位十八年間,每次發言必定成為市場的焦點。相形之下,聯準會其他的理事和區域銀行總裁的發言就比較不受市場重視,因為一切似乎都要葛林史班說了才算。

 

 但隨著葛林史班於今年二月退休、新主席柏南克上任,聯準會的權力結構與決策模式也經歷了一番重大轉變。

 

 市場普遍認為,由於柏南克缺乏葛林史班的權威性,主導政策方向的能力有限,再加上他個人傾向採納更民主化的決策過程,聯準會的決策將從過去一人主導的局面演變成眾人尋求共識的模式。

 

 換句話說,以往市場只要注意葛老說了甚麼,就可以探知聯準會的政策意向。現在,大家同時要將注意力放在七位聯準會理事和十二位區域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的發言。

 

 實際上,早從去年市場確知葛老將於今年二月退休後,他「喊水會結凍」的實力就明顯減退了不少。

 

 根據美國總體經濟顧問公司副總裁賽克(Br ian Sack)最近公布的一份調查,雖然二○○ 五年葛林史班還是聯準會裡面對市場最有影響力的決策者,但去年他「遙遙領先」的程度已經明顯縮小。賽克的調查是根據聯準會官員發表公開演說或在國會報告後,美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出現的波動來衡量他們的影響力。

 

 去年這份調查結果顯示,葛林史班影響市場波動的程度,僅比名列第二的聖路易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波爾(William Poole)高出一倍左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程式.... 的頭像
    程式....

    電影雜記評論與其他

    程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